春天快來到了,滿地的野菜又要長了出來,這是吃野菜的最好季節。野菜是非人工種植的蔬菜,是大自然的寶藏之一。野菜無污染,營養豐富,清新可口,是絕佳的食材之一。俗話說“偏方治大病”,野菜如果食用得當、對癥,大多可視為偏方。
野菜的吃法很多,大多野菜洗凈后,用熱水焯一下,或拌或炒或蒸,可以如同蔬菜一般食用。野菜還可以煮面,一碗香椿炸醬面,雖是素食,卻也有滋有味;又或者切得細碎了,和入云吞和餃子中作餡,咬到嘴里,濃烈的清香撲鼻而來,說不出的美妙滋味;干燥上火時則用小火煨一鍋野菜粥,濃濃的菜汁裹著粘稠的米糊,清淡而滋味綿長,還可增加維生素和纖維素的攝取,有滋陰補腎,調節腸胃之功效。
有記載,食難果腹的災荒年,曾有人用民間七大碗的方式,發明了一個野菜七大碗:油雞菌、醋泡蕺(jí)菜、素炒芭蕉花、清湯薄荷、蘸水甜蕎菜、油炸香椿、蠶豆炒蕨菜。在那樣的年代,這樣的素七大碗要湊齊,不知道需花費多少心思。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野菜的最新“玩法”↓↓↓
01
吃清明菜降血壓
高血壓患者除了平時除了服用降壓藥,不妨吃點“清明菜”。清明菜又名佛耳草、寒食菜,民間稱其為“白蒿子”。清明菜能擴張局部血管,可用于治高血壓,可以稱為“野菜中的降壓藥”。
【具體做法】
傳統吃法是將嫩苗洗凈瀝去水分后搗爛為泥,濾取鮮汁液與糯米粉拌勻,加入白糖、鮮橘皮細絲等調料,制成圓餅蒸熟后食用。如果覺得麻煩,也可在做湯時,把清明菜切碎直接倒入湯中提味。做清明菜只要記住搗碎就好。
02
吃薺菜降膽固醇
體檢時不少人查出“膽固醇高”、“甘油三酯高”,這時可以吃點薺菜。專家介紹,薺菜中含有乙酰膽堿、谷甾醇和季胺化合物,可以降低血液及肝里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此外,薺菜中還含有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2、維生素C、胡蘿卜素、葉綠素等營養成分,具有利尿、解熱、止血、明目等養生功效。
【具體做法】
摘些薺菜的嫩莖葉,焯過后可以涼拌、做湯﹑做餡﹑炒食或煮粥。親,表生吃哦。
03
吃馬齒菜降血糖
馬齒菜,又叫馬齒莧、長壽菜。馬齒菜含有豐富的去甲腎上腺素,能促進胰島腺分泌胰島素,調節人體糖代謝過程、降低血糖濃度、保持血糖恒定,所以對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又被醫生們稱為餐桌上的“胰島素”。糖尿病雖然目前無法根治,平時多吃點馬齒菜可以起到降血糖、控血糖的作用。
【具體做法】
馬齒菜可焯過之后炒食﹑涼拌﹑做餡。也可以將馬齒菜炒雞蛋,蒸馬齒菜餡包子,或煮點清熱止痢的大蒜馬齒。大蒜陪馬齒,越吃越有味。
04
吃苦荬(mǎi)菜預防腫瘤
苦荬菜也叫苦菜、苦苦菜、苣荬菜,很多地區都有??嗖酥芯S生素C、B族維生素、維生素K、膳食纖維及各種礦物質含量豐富。研究發現,長期吃苦菜及其制品,可預防腫瘤、增強人體免疫力等??嗖硕嗵呛蜕攀忱w維還有抗便秘的作用。
【具體做法】
苦菜因為味道比較苦,很多人會吃不慣,建議不要直接生吃,可焯燙后涼拌,能減輕一些苦味。也可以將苦菜焯燙后切碎做餡兒吃,苦味也不是很重。
05
吃蒲公英祛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腸胃不好的人可以適當吃點“婆婆丁”。專家介紹,“婆婆丁”其實就是蒲公英,尤其適合肝火旺、火氣大、消化不良及便秘者食用。
【具體做法】
先把蒲公英洗干凈,可以不用焯水,直接放些調味品拌勻就可以了,也可以蘸醬或蘸汁吃,這樣不但能保留蒲公英的營養成分,還能真正品嘗到它的鮮味。
06
吃魚腥草防胃病
魚腥草中每百克含蛋白質2.2克、脂肪0.4克、多糖6克、鈣74毫克、磷53毫克以及揮發油等。這些物質對病灶有一定抑制作用。經研究證實,魚腥草對癌細胞分裂最高的抑制率為45.7%。
【具體做法】
將新鮮魚腥草冼凈,用開水略燙,加入適量食鹽、醬油、米醋、椒面、椒油、姜末、蔥汁、麻油等調味品拌勻。也可將魚腥草水煎取汁煮粥,或是等粥快熟時放魚腥草適量,稍煮即可食用。
07
吃穿心蓮防感冒
穿心蓮,又名春蓮秋柳,一見喜,這個季節吃再合適不過了。上餐桌的穿心蓮是菜用穿心蓮,雖然都有清火的功效,而藥用穿心蓮不能食用,菜用穿心蓮是人工培植的野菜,在各大超市都能買到。穿心蓮中含有穿心蓮酯等天然消炎和抗病毒成分,對流行性感冒、肺炎、咽喉炎、口角炎等都有預防和治療作用。
【具體做法】
穿心蓮吃法很多樣,麻油涼拌、蒜蓉清炒或者涮火鍋等。
08
吃馬蘭頭治咽炎
得了咽炎有痰咳不出,咽不下,非常難受,這時可以吃點馬蘭頭。馬蘭頭性味辛涼,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濕消腫之功效。一般患咽喉炎、扁桃體炎、腮腺炎等化膿性炎癥時就可以請它來幫忙。
【具體做法】
馬蘭頭拌香干是一道特別好吃的美味。首先,煮一鍋水,將馬蘭頭過水焯熟,在開水中燙或清炒時間不得過長,約為30秒,將焯好的馬蘭頭放在清水中沖涼,然后將香干也焯一下取出備用。接著將盤中的馬蘭頭用手擠出一部分水,不要完全擠干,要留1/3左右,這樣拌出來的馬蘭頭才會口感鮮美,之后將馬蘭頭和香干分別切成末,切得越細越好。把切好的馬蘭頭和香干拌勻,加入一點鹽、一點味精、一點糖、一點色拉油,不斷攪拌,最后還要加入幾滴香油調味。
09
吃香椿治痔瘡便血
香椿是名副其實的“十全蔬菜”,含有人體所需的幾乎全部營養素,蛋白質、糖類、脂肪、各種維生素、礦物質等。中醫認為,香椿味苦性寒,能清熱解毒、抗菌消炎,可用于久瀉久痢、腸痔便血等病癥。
【具體做法】
最常見的香椿菜就是香椿芽拌豆腐,炸香椿魚、香椿炒雞蛋、腌香椿等。在這里教大家做一道香椿雞蛋羹:雞蛋2個,加2倍水,打散備用;香椿洗凈焯水,變色后撈出;切碎后放入雞蛋液中,加入1克鹽(用限鹽勺)攪拌均勻;放入已經燒開水的蒸鍋上,小火燜5分鐘;依個人口味澆上麻油、生抽即可食用。
最后專家提醒:吃野菜要一洗、二泡、三注意。
首要,對野菜進行完全清潔,洗凈后將野菜在清水中浸泡,時刻不能少于兩小時。在烹飪或涼拌之前,有必要用熱水焯一下。野菜在未加工狀態下口感苦澀,魚腥草還會有腥味。經過浸泡和加熱后,腥味消失,口感也會變好。
其次,注意做到“不知不食”,不要采摘路旁邊、水溝、郊外化工廠等處的野菜。不知道到的野菜不要瞎采、瞎吃,不少野菜都有人工大棚培育的,建議去超市購買,以上大多數野菜在大一點的超市都可以買到。
在野外進行旅行、探險等活動時,多數人在吃了幾天方便食品后便覺得胃口大倒,于是往主利用大自然眾多的野菜來烹調出美味佳肴。在遇特殊情況時,如糧食補給斷絕,野共就成為了主要的應急食物。然而常常有許多有毒的野菜混雜在可食野菜里面,給采食者帶來了極大危險。
據有關醫生介紹,萬一不小心吃了這些有毒野菜之后,會產生一些中毒癥狀,比如說腹痛、腹瀉、惡心、嘔吐、頭暈等一些癥狀。如果大家出現這些癥狀以后,不要過分緊張,可有兩種方法進行處理。第一種方法就是催吐,如果實在吐不出來可以喝一些淡肥皂水之類的;第二種方法就是中和一下毒素,可以用大蒜搗碎以后服用,或者是喝一些雞蛋清、牛奶或者是2%的堿水,經過簡單處理以后,及時就近到醫院進行治療。
毒性強且分布廣的有毒野菜要注意!
【狼毒草】:又名叫斷腸草。高0.5—1尺,根淺黃色,有甜味。葉片呈線形,花黃色或白色,也有紫紅色。全棵有毒,根部毒性最大。吃后嘔吐、燒心、腹痛不止,嚴重的可造成死亡。
【老公銀】:又名叫蛇床子、野胡蘿卜。根在幼苗時為灰色,長大后成淺黃色,象胡蘿卜。葉柄黃色。老公銀的幼苗和老鴰筋的莖發紅,無臭味;而老公銀的臭味很大,葉和根都有劇毒。吃后會造成死亡。
【蒼耳子】:又名耳棵。生長在田間、路旁和洼地。三四月份長出小苗,幼苗象黃豆芽,向陽的地方又象向曰葵苗;成年后粗大,葉象心臟形,周圍有鋸齒,秋后結帶硬刺的種子。全棵有毒,幼芽及種子的毒性最大,吃后可造成死亡。
【曲菜娘子】:冬季根不死,春天出芽,長出小苗。葉狹長較厚而硬,邊有鋸齒,大部分葉子貼著地面生長,秋后抽莖,高0.5—1尺多。籽很小,上有白毛。幼苗容易和曲菜苗相混,但曲菜葉較寬而軟,鋸齒也不明顯。吃了曲菜娘子臉部會變腫。
【毒芹】:又名野芹菜、白頭翁、毒人參。生長在潮濕地方。葉象芹菜葉,夏天開折花,全棵有惡臭。全棵有毒,花的毒性最大,吃后惡心、嘔吐、手腳發冷、四肢麻痹,嚴重的可造成死亡。
【野生地】:又名豬媽媽、老頭喝酒。春天開紫紅色花,有的帶黃色,花的形狀象唇形的芝麻花。根黃色,葉上有毛,有苦味。吃后吐、瀉、頭暈和昏迷。
【毒蘑菇】:其種類很多,常見的有①毒傘(又稱蒜葉菌、鬼筆鵝膏、綠帽菌)、②褐鱗小傘、③白毒傘、④黑包腳傘、⑤內綠菌、⑥褐腳傘、⑦殘托斑毒傘、⑧鬼筆。生長在腐爛的物品上,形狀特殊,有象小筆、小傘。顏色鮮艷,有白色、紅色、黃色,上述8種都含劇毒。
值得一提的是,蘑菇的顏色、外形、生態等特征與其毒素關沒有必然的聯系。民間有許多關于毒蘑菇和可食蘑菇的識別方法,這些方法經專家鑒別無一條完全靠得住。因此廣大山友在采食蘑菇時,應分外小心,若有疑慮拿不準是否有毒,則堅決不采,不食,以免發生不測。
此外,還有曼陀羅(山茄子)、毛茛(猴蒜)、天南星(蛇玉米)、紅心灰菜(落黎)、牛舌棵子、石蒜(野大蒜)等,都有毒,不能食用。
內容來源于網絡,尊重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巢寨夫人公眾平臺!
掃一掃,關注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