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風情2022-06-12 11:55:35
桂林山水是對桂林旅游資源的總稱,世界自然遺產。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構成了別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所指的范圍很廣,項目繁多。桂林山水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包括山、水、喀斯特巖洞、石刻等等。在桂林山水中又以漓江流經陽朔的那一段最為美麗,故而有"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 。"之美譽。2014年6月23日,第三十八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以桂林為首的中國南方喀斯特第二期項目申遺成功,正式成為世界自然遺產,桂林山水榮登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發展歷史
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兩千多年的歷史,使它具有豐厚的文化桂林底蘊。秦始皇統一天下后,設置桂林郡,開鑿靈渠,溝通湘江和漓江。桂林從此便成為南通海域,北達中原的重鎮。宋代以后,、經濟、文化的中心,號稱“西南會府”,直到新中國建立。在漫長的歲月里,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著無數的文人墨客,使他們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和文章,刻下了兩千余件石刻和壁書,歷史還在這里留下了許多古跡遺址。:“ 寧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惫鹆值纳剿B育了桂林人民,桂林山水之靈氣更是培育了一大批桂林山水畫家。。
藝術文化
傳統戲劇:桂劇作為廣西最具代表的劇種之一,早在明末清初,弋陽、昆山和亂彈等腔就已流傳于桂林一帶,又叫桂戲或者桂班戲。桂劇采用桂林本地方言演唱,表演細膩貼切、活潑生動,借助身段姿態與面部表情表達情感,著重采用細膩而富于現實生活氣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因而即便是武戲,也多為文做,深受桂林人民的喜愛。桂劇吸取了京劇、祁劇、昆曲等多種戲劇的表演藝術和聲腔,唱做念舞占得比重相當,特別以唱工細膩、做工傳神見長。桂劇的聲腔樂曲屬于皮黃系統的板腔體,以彈腔為主要表現形式,兼有昆腔、高腔、雜腔及吹腔等。
當代戲劇:廣西大鼓為曲類鼓詞分類曲種,于1962年逐漸形成,最早叫桂林做桂林大鼓,曾受京韻大鼓劉派傳人張秀穎(小映霞)的指點,表演利落瀟灑,特別講究架子功,剛柔分明,擅長演唱“武段子”。代表的創作曲目有《太平軍將軍橋大捷》、《特別慰問品》、《好庭長》、《西沙之戰》、。桂林大鼓的基本曲調是由舊時乞丐所唱“千家贊”演化而來,逐漸又從“桂林彈詞”等曲種之中吸取精華,從而形成了具有特殊風格、板式與聯曲變化相結合
名人題詠:王昌齡:客心仍在楚,江館復臨湘。別意猿鳥外,天寒桂水長。李頻:君家桂林住,日伐桂枝炊。何事東堂樹,年年待一枝王昌齡:留君夜飲對蕭湘,從此歸舟客夢長。嶺上梅花侵雪暗,歸時還拂桂花香。上官儀:步輦出披香,清歌臨太液。曉樹流鶯滿,春堤芳草積。風光翻露文,雪華上空碧?;ǖ麃砦匆?,山光暖將夕。王昌齡:楚客醉孤舟,越水將引棹。山為兩鄉別,月帶千里貌。羈譴同繒綸,僻幽聞虎豹。桂林寒色在,苦節知所效。李商隱:城窄山將壓,江寬地共浮。東南通絕域,西北有高樓。神護青楓岸,龍移白石湫。殊鄉竟何禱,簫鼓不曾休。
自然氣候
桂林市地處低緯度,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的氣候每年平均氣溫為19.8攝氏度,最熱的天氣在七、八月,平均溫度為28.5攝氏度左右,偶爾也有達三十多度。平均每年降雨量為1926毫米。每年都偶降小雪,持續時間都不長。雨水最多季節為四月至八月,降雨量占全年的百分之四十。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有“三冬少雪,四季?;?/span>”之說。無霜期長,全年無霜期309天,最冷的天氣在一、二月,平均溫度為8.3攝氏度左右,偶爾也降到零度以下。陽光照射的光十分充足,四季分明,氣候條件十分優越。一年四季均可前往游玩,其中五、六、七月最適宜旅游。
美食
桂林米粉:桂林米粉以其獨特的風桂林米粉味遠近聞名。其做工考究,先將上好大米磨成漿,裝袋濾干,揣成粉團煮熟后壓榨成圓根或片狀即成。圓的稱米粉,片狀的稱切粉,通稱米粉,其特點是潔白、細嫩、軟滑、爽口。其吃法多樣。最講究鹵水的制作,其工藝各家有異,大致以豬、牛骨、羅漢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香味濃郁。鹵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風味也不同。大致有生菜粉、牛腩粉、三鮮粉、原湯粉、鹵菜粉、酸辣粉、馬肉米粉等。尼姑素面:相傳月牙山尼姑庵所創流傳到民間。其精華是湯,湯尼姑素面色金黃,味鮮而甜,清香四溢,面條用清水煮熟裝碗,將湯放入,鮮香爽口,當真是健康而有營養的美食。桂林水糍粑:制做工藝桂林水糍粑精細,將上好糯米蒸熟后,用猛力杵打,直到糯米飯全融,宛若棉團狀,方取其細細的糯漿做成圓團入籠蒸熟而成。水糍粑多放內餡,如豆蓉、蓮蓉、芝麻桂花糖等,再加上糯質地細膩柔韌,潔白晶美,如趁出籠時熱氣騰騰,再裹上些許白糖或熟豆粉,更是色美味鮮,口感細滑沁甜。為桂林名小吃之一。
特產
1.?桂林三花酒是中國米香型白酒的代表,被譽為為酒之王,是桂林人的驕傲。桂林三花酒以其歷史悠久,工藝獨特、品質優良而倍受中外游客的青睞。三花酒酒質清澄透明酒味醇厚芳香。桂林三花酒相傳始于明朝,也有人說始于清代。2.桂林豆腐乳是白腐乳的代表,遠在宋代,桂林的豆腐乳已很出名。桂林豆腐乳歷史悠久,頗負盛名,是傳統特產“桂林三寶”之一。3.桂林辣椒醬以獨特的風味冠壓群芳,不僅走俏國內,而且暢銷港澳及東南亞,與桂林三花酒、桂林腐乳一起被譽為“桂林三寶”。
旅游景區
象鼻山位于桂林市東南漓江右岸,山因酷似一只大象站在江邊伸鼻吸水,因此得名,是桂林的象征。貓兒山景區處于桂林“金三角”(興安一資源―,與縣城三大旅游景點(桂林樂滿地休閑世界、古靈渠、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碑園)遙相呼應,成為桂林旅游圈的旅游精品。八角寨景區分布范圍82.57平方公里,其發育豐富程度及品位之高,世所罕見,被有關專家譽為“丹霞之魂”、“世界丹霞奇觀”。整合八角寨景區有“降龍巖”、“群螺觀天”、“龍頭香”、“龍脊天梯”、“幽谷棧道”等130多處景點,完全出自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桂林堯山位于桂林市東郊,距市中心8公里,主峰海拔909.3米,是桂林市內最高的山,因周唐時在山上建有堯帝廟而得名。
漓江風景區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風景最美的巖溶山水游覽區,千百年來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桂林漓江風景區以桂林市為中心,北起興安靈渠,南至陽朔,由漓江一水相連。桂林山水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絕聞名中外。寶鼎瀑布發源于華南第二高峰真寶鼎,似一條銀色巨龍穿破云天,氣勢磅礴,聲籟清絕。瀑布水流量大,落差近700米,從瀑頂到瀑底,幾經周折,形成九級直落寶鼎湖。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贊之:“懸崖飛瀑,長如布、轉如傾、勻成簾”。寶鼎湖面積為705畝,最深處50米,平均深度35米,猶如一面大明鏡鑲嵌在群山之中,泛舟其上,湖光山色,盡入眼簾,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桂湖景區有宋代城西護城河。南北長約1713米,平均寬度110米,為歷史上桂林護城河的重要組成部分?!袄先烁唢L”“桂嶺晴嵐”為傳統名景,沿湖栽有大量名貴喬木花草,榕樹園、銀杏園、雪松園、水杉園、木蘭園、棕櫚園等園林景觀與西清橋、寶賢橋、觀漪橋、麗澤橋、迎賓橋等新景橋構成了一個集名樹、名花、名草、名園、名橋于一體的博覽園。木龍湖景區突出了自然山水與歷史文化相融合的特點,在木龍湖北側依托宋代東鎮門、宋城墻遺址等歷史人文景觀,建設包括宋街、半邊街、古宋城、木龍塔、木龍夜泊、淺橋魚影、聽荷軒等具有宋代建筑氣息的古筑群落的景點,木龍塔是以上海宋代的龍華塔為藍本建造的,高45米。在木龍湖南側與疊彩山之間建筑以觀賞林地、草地、溪流、瀑布為主的生態景觀帶。
桂林處處皆勝景,漓江山水堪稱其中的典范。漓江風光尤以桂林陽朔為最,“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無山無水不入神”,高度概括了陽朔自然風光的美。我們選擇了從陽朔到桂林的路線,逆流暢游漓江。船駛出不久,遠遠地見到一座峰頂懸掛著一輪初日,縷縷陽光從云中穿過,江中波光粼粼,與群山倒影交相輝映,令人疑是到了仙境。如果說北方的山是豪邁﹑厚重的,那么桂林的山則顯得嫵媚﹑秀美。玉女峰婷婷玉立,巧梳云鬢;望夫崖凝神遠眺,深情守候;趕考的書童,跳龍門的鯉魚,盤旋的田螺,綠洲的駱駝,形態各異,變化萬千,令游人目不暇接。“畫山”的九匹馬,在導游的引導與娓娓講述中,更是令桂林的山出神入化到了極點,使游人真切地領略到了桂林山水的神奇﹑秀美。2014年6月23日,第三十八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以桂林為首的中國南方喀斯特第二期項目申遺成功,正式成為世界自然遺產,桂林山水榮登世界自然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