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
譯文:
?
我回憶兒童時,可以張開眼睛看著太陽,能看清最細微的東西。我看見細小的東西,一定會去仔細地觀察它的紋理,因此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樂趣。
夏天蚊子發出雷鳴般的聲響,我暗自把它們比作群鶴在空中飛舞,心里這么想,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變成仙鶴了;我抬著頭看它們,脖頸都為此僵硬了。我又將幾只蚊子留在素帳中,用煙慢慢地噴它們,讓它們沖著煙霧邊飛邊叫,我把它當做一幅青云白鶴的景觀,果然像仙鶴在青云中鳴叫,我為這景象高興地拍手叫好。
我常在土墻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臺雜草叢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自己和花臺相平,聚精會神地觀察,把草叢當做樹林,把蟲子、螞蟻當做野獸,把土塊凸出部分當做山丘,凹陷的部分當做山谷,我在其中游玩,覺得非常安閑舒適。
有一天,我看見兩只小蟲在草間相斗,蹲下來觀察它們,興趣正濃厚,忽然有個極大的家伙,掀翻山壓倒樹而來了,原來是一只癩蛤蟆,舌頭一吐,兩只蟲子全被它吃掉了。我那時年紀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呀’的一聲驚叫起來。待到神情安定下來,捉住癩蛤蟆,鞭打了幾十下,把它驅趕到別的院子里去了。
——沈復?《童趣》
▲圖片來源于攝影集《你好小朋友》,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傳家日歷》每日留言板 ·
@一索亂彈: 昨天晚上老媽炒的是酸藕尖,每吃杭幫菜必點西湖藕韻,即桂花糯米糖藕,美味到心情超好?,F在不止杭幫菜有桂花糖藕,連去貴州吃特色菜都有,餮佬的天下大同。
@王???: 說到特立獨行,必須pick做自己的女生啦。不得不提一下最近全網爆紅的菊姐,表演的《木蘭說》好炸呀。
@CUIFEN: 首先想到的就是杜十娘了,那個怒沉百寶箱的剛烈女子,可恨李甲薄情負了這份深情 然而最敬畏的當是晚清名妓賽金花。被狀元洪鈞娶回家做了三姨太,后又以"公使夫人"出使歐洲,德國皇后稱其"東方第一美人",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向瓦德西提出要約束聯軍紀律,停止燒殺搶奪,少帥張學良拜訪她,她寫下一句"國家是人人的國家,救國是人人的本分"。這樣的有著家國情懷的奇女子是不是更加美麗!
@光慕而居: 說到這個話題,就會想到秦淮八艷。對李香君印象最深,是因為很小的時候一部劇《桃花扇傳奇》。為了全一曲愛情悲劇,改動頗多,但是印象深刻。后來高中的時候才開始廣了解了一下秦淮八艷,我記得其實古時候青樓和窯館不同,并不是如今的影視劇一般青樓女子自小是如同大家閨秀一般培養的,有自己的院子,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比之更甚,結交之時只論才華,都是自己能看上的才情頗盛的文人,不知道記憶是否偏頗。
喜歡《傳家日歷》的朋友們可以添加“禮節君” 微信號:ylyj0001
一起互動,偶爾開車。
·?跟著日歷過日子?·
《傳家日歷》
你的2018生活指南
﹀
有禮有節小程序